一季度,全省民族地区(8个民族自治县和2个省内享受自治县待遇的县级市)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向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等3项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其中,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26.7%,高于全省县域增速11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7亿元,同比增长6.8%,高于全省县域增速3.7个百分点;实现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4.7亿元,同比增长31.4%,高于全省县域增速8.3个百分点。
从地区生产总值看,全省10个民族县市一季度共完成221.6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虽比全省县域平均增速低1个百分点,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从2017年一季度的14:1提高到了11:1,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经济发展质量稳中有升。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全省10个民族县市一季度共完成162.8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虽比全省县域平均增速低3个百分点,但10个民族县市全部实现正增长,为近3年来首次,呈现整体复苏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