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多措并举推动环长白山满族特色村镇示范带建设工作
“十三五”时期,辽宁环长白山满族特色村镇示范带建设工程被纳入国家《“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相关工作,在政策、项目、资金上给予重点保障和支持,省民宗委牵头抓总,多方协调、上下联动、整合投入,相关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明显。
一、政策举措到位。印发《辽宁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十三五”规划》,计划打造100个省级特色村寨和10个风情小镇,并将环长白山满族特色村镇示范带所涉村镇作为建设重点。由省民宗委牵头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统筹推进相关工作,同时,利用辽宁省特色乡镇建设成员单位职能,协调省住建厅、文化厅、旅发委等部门把环长白山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工程与全省特色乡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宜居乡村建设、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相结合,统一规划、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打包投入,立足高起点、争取高投入、建设高标准,最大限度放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使用效能。
二、项目实施有序。新修订的《辽宁省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把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列为民族特色项目之一。安排专人,对环长白山地区的8个县(市、区),56个乡镇进行了普查统计,确定重点打造6个民族风情小镇、53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年初发布项目指南,要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等5个市把环长白山县(市、区)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村镇项目申报重点地区,加大对环长白山满族特色村镇示范带建设的支持力度。各地民委能够以环长白山满族特色村镇示范带建设项目推进为重点,自我加压、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提前与财政部门协调,共同考察拟定项目,联合实地检查指导,科学评估后提出合理化建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合理项目随时调整,客观上保证了资金和项目的安全、合规、有效。
三、资金投入有力。结合国家《“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和《辽宁省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工程和重点任务,有计划、按步骤、挑重点推进和实施环长白山满族特色村镇示范带建设。2018年确定实施相关项目30个,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780万元,整合带动其他部门和社会资金近1.2亿元。另外,辽宁省先后公布了两批100个省级特色乡镇培育名单,民族地区乡镇和民族乡纳入22个,其中环长白山满族特色村镇示范带内乡镇16个。省计划3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将极大推进环长白山满族特色村镇示范带建设的标准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