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结合本地实际与旅游融合发展,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质增效,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一是深耕厚植,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集群。全市有5个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位居全省前列。支持培育特色支柱产业,打造了本溪同江峪(小市一庄)和湖里画家村等一批特色精品村镇。其中,同江峪村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湖里村成为全国欣赏枫叶的网红村、打卡地,多次被央视重点宣传报道;老黑山村大榛子入选国家农业地理保护标志;甬子峪村成为沈阳、本溪、辽阳市民周末休闲的后花园;木盂子村成为辽宁省最大松子交易基地。
二是融合带动,利用特有自然禀赋和优势资源。以“旅游+”为抓手,通过旅游业带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将赛事、阅读、营地、科技等方面融入到旅游中,创造了旅游市场新的增长点,也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开辟了新路径。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充分发挥旅游景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自然禀赋和优势资源,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是深化内涵,营造深厚文化氛围。在景区内宣传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文化,开展富有特色的广场民族歌舞、非遗传承项目展示、重走抗联路等文化活动,以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分享式的鲜活做法,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让游客在欣赏祖国河山、感悟中华文化中,增进交往交流交融,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唱好民族团结进步曲,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