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方向是产业升级。近年来,朝阳市委统战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的带头作用,采取“产业+”升级发展模式,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采取“民族发展资金项目+乡村振兴”模式,实现快速发展。2021年以来,积极向上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政策支持,合理规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949万元,建设农业产业和基础设施(改善民生)项目59个,覆盖50个乡镇、60个村,培育一批稳定增收产业,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有效解决了就业等民生问题。
二是采取“民族发展资金项目+特色产业”模式,实现多元发展。深耕喀左紫砂作为辽宁省予以支持的民族特色产业,培育和扶植金鼎紫陶、高品宝砂等一批民族工艺紫陶企业,并为其争取贴息资金237万元,喀左县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北方紫陶之都”称号,“喀左紫砂”获评地理标志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金鼎紫陶生产的“北陶”系列产品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选为外事礼品。
三是采取“民族发展资金项目+文旅产业”模式,实现融合发展。整合特色资源,挖掘特色文化内涵,举办花神节、紫陶节等活动,着力打造民族地区特色城市形象IP,向上争取民族发展资金861万元,大力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喀左县入围省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单位,依湾农家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依湾农家、润泽花海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7个民族村获评国家级民族特色村寨,把生态和文化资源转化为绿色财源,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