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完善体制、规范运行,全面管好农村公路。按照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体制改革要求,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机制,到2020年基本建立“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
三是专群结合、有路必养,全面养好农村公路。建立健全“县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护工作机制,安排农村公路维修改造工程1144公里,使破损严重、建成年限较早的老油路(水泥路)恢复使用功能,切实保障农民基本出行需求,每年积极开展春秋季节养护会战,切实做到有路必养。
四是加快完善农村公路服务网络。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候车亭建设,2020年底前两自治县要建设农村客运候车亭80个,进一步提升农村客运候车环境,让“四好农村路”成为少数民族群众通向未来的致富之路、小康之路、幸福之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