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农机化事业持续发展,全县农机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机增实力的目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收入水平都有了新的大幅提高。
一、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
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战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导向和技术示范等多方面实施农机装备调整战略。2013年,全县深松机达到397台,旋耕机1337台,秸秆还田机196台,植保机械7737台,玉米收获机370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达到15639台,畜牧养殖机械8834台,微耕机430台,设施农业微滴灌设备2668套,卷帘机9296台。农机装备更加专业和规范,农机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农业机械化程度稳步提高
2013年,全县实现机耕地面积492.27万亩,同比增加22.695万亩;机播面积464.4万亩,同比增加20.55万亩;机收面积231.1万亩,同比增加24.6万亩。耕、种、收三项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同比增加5.5个百分点。深松整地作业面积达到77千公顷。农机化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有效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改善生产条件、促进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农机经营户效益逐年增长
2013
年,全县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86275万元,比上年增加39万元。其中农机化作业收入79965万元、农机维修收入3730万元、其它收入2580万元,农机经营纯收入达到3796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