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领域安全稳定工作当借力而行
为进一步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及今后工作中宗教领域安全稳定。根据市民族和宗教局党组书记王永刚、局长朱翎有关部署,市民族和宗教局副局长曹政东带队到市公安局安全管理中心,为进一步做好宗教领域安全稳定有关工作,针对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建设进行现场考察调研,通过深入交流座谈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宗教处室有关人员陪同。
期间,一行人来到市公安局安全管理指挥中心,观看了沈阳市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巨幅屏幕中实时更新的数据不断在变化,数据与数据的交汇,形成一幅幅反映全市各领域安全态势的柱状、饼状图……大家了解到该平台的基本功能:一是公共安全资源全景展示,共享全市危险源、专用车辆、视频等安全基础数据,促进信息共享、统一指挥调度;二是公共安全事件全流程管理,汇聚多渠道事件信息,统筹研判联动调度,实现公共安全事件的预警预防、科学决策、快速处理;三是网络热点舆情分析评估,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大类网络热点舆情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警示;四是应急预案的“一键启动”,数字化、结构化处理各单位应急预案,量化影响范围和相应措施,将事件描述和处置责任一键通知各级领导,实时跟踪和落实预案执行情况。参观结束以后召开了座谈会。
市公安局安全管理指挥中心副支队长薛强谈到:“首先非常欢迎政东副局长一行来我局考察调研。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交通、通讯日益发达,人流、物流、信息流快速流动,针对这一新形势,我们坚持科技引领、信息支撑,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全市各领域安全管理提供准确、高效的技术支撑。
目前,我们的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在点位布设、高清覆盖、资源整合等基础建设方面实现了新发展,在模式创新、支撑能力、成效收益等实战应用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在政策引领、顶层设计、标准支撑等规范发展方面实现了新提升。
该平台结合“三网融合”和智慧城市建设,整合公安、安监、水利、交通、卫健、城建、文旅等十余个职能部门相关职能,多渠道收集汇总全市公共安全数据,通过交叉分析、统筹研判、统一调度,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动态化安全监管机制、常态化隐患排查机制和全覆盖安全责任体系,构建风险评估、预测预警、应急处置的高效运作体系,实现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事前预防、事前化解、事前管控、事中监管转变。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此次,非常欢迎我们市民族和宗教局将宗教领域有关数据并入该系统。届时,我们将抽调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和管理。为我市宗教领域的平安稳定提供技术支撑。
市民族和宗教局副局长曹政东谈到:“首先对市公安局安全管理指挥中心对我市宗教领域安全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表示感谢。我市目前宗教活动场所348处,大型寺观教堂97处,一旦在所辖区域内出现明火、偷窃、人员聚集、保安脱岗、摄像头异常等威胁到场所安全的因素,前端摄像头可联动视频报警器将报警信号与报警现场图片、视频上传到指挥中心。通过网格化管理的形式,会为我们提供一套精细、标准、规范的服务体系,实现对管辖区内的每一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动态的,全方位的管理。
他指出:“宗教领域“平安”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一个大工程。屏幕上数据的收集和梳理,都源于对所有的基础信息收集汇总。这是一次摸清‘家底’的过程,我们不仅仅停留在基础数据收集上,而是将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录入和使用,形成一个全市宗教领域平安数据库,为未来的宗教领域平安创建和问题治理提供技术支撑。”我局去年已对全市宗教领域有关数据进行了收集,初步形成了一套基础数据材料。接下来,我们要以此项工作为抓手,摸清“家底”、补齐短板,建立“人、地、事、物、组织”详实数据库,为全面融入全市安全管理平台做好前期基础工作。”
他强调:“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工作是与市公安局安全管理指挥中心积极对接,全力构建可视化、立体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宗教活动场所安全防控体系。”为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及日后的场所安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