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沈阳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民族乡村振兴发展,全面推动实施民族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深化政策扶持。市财政设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专门用于扶持民族乡村经济发展,每年资金规模由2015年的350万元提高到目前的1050万元,用于民族乡村发展建设。
二是深化脱贫攻坚。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引导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村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了榛子种植、寒富苹果等10余个特色产业项目,推动农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了沈北新区稻梦空间等绿色采摘、民宿娱乐休闲等品牌。2015年至2020年,共实施惠民工程183项,修建农田作业路、村屯路300多公里;投入资金3000万元,改造民族乡村危房800余户;投入资金3588万元,建设民族乡村饮水工程20余处;民族乡村路面硬化率、饮水安全贫困户比率、住房安全贫困户比率、新农合参保率、互联网覆盖率均达到100%。
三是深化特色村寨建设。深入挖掘民族历史文化,结合“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建设了沈北新区黄家街道腰长河村、康平县郝官屯镇小塔子村等8个国家级、1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沈阳市将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发展民族乡村设施农业、林果种植产业和民族特色文旅产业,推动民族经济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让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民族乡村振兴成果。(沈阳市民族和宗教局)